園林竹子造景探討—海南冠平竹子批發市場
園林竹子是園林景觀中最富魅力、最具生機的植物之一。竹子以其挺拔秀麗的外形和豐富的精神內涵常被應用于園林,成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重要園林造景植物。我國古典園林中有不少成熟的竹子造景手法。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園林已經在需求主體、功能、特征、(符號)語言體系、信息環境、經濟技術條件等方面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但是竹子造景的理論和實踐卻始終在創新、創意上沒有大的突破,基本上是在總結傳統造景手法的基礎上加以應用。因此,有必要立足現代園林的審美觀、生態價值觀,對傳統竹子應用的造景手法、意境塑造等方面進行審視,針對現代城市環境的特點和要求,結合國內外的優秀實例,探索竹子造景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和發展。
竹子傳統造景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竹子應用廣泛,造景精妙,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古典園林帶來了無限詩情畫意。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應用圓于古典園林的空間特征、文人士大夫的審美取向以及尚不發達的物質技術條件和對竹子特性的有限認識。從現代園林設計的角度進行審視,竹子的傳統造景存在諸多局限。
造景手法的局限——過于強調竹子的單體美
從植物造景方式的演變過程看,竹子造景經歷了成林成片配置到孤植和叢植兩介階段。西漢時期,皇家甘泉宮設有竹宮,上林苑有大面積的“竹圃”,不但發揮觀賞作用,而且還是重要用材林和經濟林。唐宋時期,種竹是文人追求雅致情趣的手段,皇家園林和別墅私園的竹子造景以大面積的片植或群植為主?!蔼氉墓芾?,彈琴復長啟;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碧拼麍@輔川別業中著名的“斤竹嶺里館”都以大片竹林環繞為特色。北宋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所記親歷洛陽名園19處,其中以竹景取勝的達10處之多,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的說法B。隨著宅邸園林化和造園精致化,清代園林追求思尺山林的意境,園林藝術發展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竹子造景開始講究孤植和從植的畫意經營和色、姿、形的象征寓意。如留園的“碧棲鳳”、網師園的“竹外一枝軒”、滄浪亭的“翠玲斑”等無不以構致精巧、布局豐活、寓意豐富、園景清幽而著稱。
現存的“移竹當窗”、“粉墻竹影”、“竹石小品”等造景手法主要繼承了清朝中后期的特點,注重單體的形態美,在小空間里,散植花木,配以竹樹,構成楚楚動人的小景,從有限的空間中遇想大千世界。雖然這種造景手法技藝精湛,耐人尋味,但過于強調形式技巧的做法人工味濃重?,F代園林設計的實踐領域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上萬平方米的城市廣場、公園、居住區到更大規模的風景名勝區,從道路綠地規劃到濱水環境的生態恢復,一味追求單體形態美的造景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園林的需要?,F代竹子造景應該突破局限,采用孤植、叢植、混交,成林成片栽植相結合的配置,以多樣化的手法來滿足現代園林多樣性空間塑造的需要。